产业发展概况
2016年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占全市的16%;工业增加值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产销率99%。
2016年主要产品有化学纤维、布、印染布、服装、纱等,其中化学纤维1.9万吨,布0.75亿米,印染布1773万米,纱8530吨。
骨干企业有:辽宁华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银珠化纺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腾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口金海港制衣有限公司、营口棉纺织有限公司等。
2016年,我市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辽宁银珠化纺集团有限公司的抗菌聚酰胺纤维获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营口朗时多丝绸有限公司的“柞蚕丝与竹纤维混纺色织及其加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辽宁腾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印染行业优秀印染面料二等奖。
近期工作重点
(1)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扶持纺织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对纺织服装骨干企业的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行业发展。
(2)引进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支持纺织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进行装备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制造、工艺、管理、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3)树立服装品牌意识,强化产业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过度。促进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服装、家纺等自主品牌的创新设计。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完善设计中心和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品牌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整合服装产业资源,建设纺织服装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能力。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并购、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源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创新层次低、竞争能力低等问题。
(5)着重增加以粘胶及植物纤维为原料的新型纺织品和棉、毛、丝、麻及混纺高档面料品种。支持采用新型纺纱、智能化纺纱、数控无梭织造等先进技术,提高精梳纱、混纺纱、花式纱线、长丝纱和高档缝纫线等高档纱线比重。
(6)紧紧把握消费需求新趋势,加强产品创新设计和个性化服务。推进柔性化生产,智能化制造,丰富产品品种;支持纺织服装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高档产品比重。